小说《记忆刺客》的主角是【林深江远舟苏晴】,这是一本豪门总裁小说,由才华横溢的“精神”创作,故事情节生动有趣。本站无广告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14534字,更新日期为2025-10-16。在本网【i8shu.com】上目前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**陈立民**。此人服务时段横跨三年,足迹遍布五个不同公益项目,包括孤儿院、社区康复中心,甚至一所特殊教育学校。“一个...
《记忆刺客》 第2章记忆刺客第2章 免费试读
林深挂掉电话不到十分钟,江远舟的微信就弹了过来:“车库监控没拍到线的去向,但出口处有半秒画面抖动,像是信号干扰。”
她盯着手机看了两秒,把那根从程薇袖口提取的细线照片放大。显微图像里,纤维呈螺旋缠绕,像被某种机械结构反复拉伸过。她顺手点开邮箱,技术科刚传回初步报告:材质为高密度聚酯纤维,耐高温、抗拉性强,常见于精密仪器传动带——和人穿的衣服八竿子打着。
这玩意儿不是装饰,也不是巧合。
她起身直奔警局问询室。陈露已经到了,正坐在椅子上低头刷手机,助理身份让她不用被正式羁押,只是配合补充笔录。林深没进去,隔着单向玻璃观察。女人三十出头,穿着米色针织衫,指甲修剪整齐,看起来就是个普通职场白领。但她每次滑动屏幕时,右手食指都会在指尖轻轻摩挲一下,像是擦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。
林深记下了这个动作。
江远舟从走廊拐角走来,手里拎着两杯咖啡。“你坚持要旁听?”他拧开盖子喝了一口,“她又不是嫌疑人。”
“我不是审讯,是观察。”林深接过咖啡,没喝,“人回忆真实经历和编造故事时,生理节奏不一样。她说真话的时候,呼吸会自然起伏;一旦开始脑补,频率就会卡顿。”
江远舟看了她一眼,“所以你是靠听人家喘气破案?”
“比你靠翻通话记录准。”
他没接话,推门进了问询室。林深跟在后面,坐在角落不说话。
陈露抬头笑了笑,“警官,我昨晚睡了四个小时,要是记混了时间你们可别怪我。”
“正常。”江远舟翻开笔记本,“我们只核对几个细节。签售前一晚,你和程老师在哪?”
“公司附近那家‘梧桐’咖啡馆,校对新书最后几章。”
“几点开始?”
“大概下午两点,她说想赶在截稿前改完。”
林深盯着她的鼻翼。提到“咖啡馆”时,那里有轻微***,像是闻到了什么。
“中途有别人加入吗?”
“没有,我们就坐靠窗位置,服务员送过一次水,其他没人打扰。”
“那本书呢?她拿到最后一本签名请求时,反应怎么样?”
陈露皱眉想了想,“就和平常一样啊,接过书,签名字,还问了句‘需要写赠言吗?’”
林深忽然开口:“你说她那天特别提过纸张的味道?”
陈露愣了一下,“啊……对,她拿到那本旧书的时候,抽了抽鼻子,说‘这纸怎么有股香味?’我还笑她是不是改稿改出幻觉了。”
江远舟笔尖一顿,“这是你第一次提这事。”
“哦,可能之前忘了。”她耸肩,“最近太累了。”
林深没说话,心里却在飞快计算。人在疲劳状态下确实容易记错时间,但不会凭空添加感官细节。尤其是嗅觉——这种记忆锚点极难伪造。如果程薇真的闻到了什么,那说明递书那一刻,现场存在某种特定气味。
而陈露能复述这个细节,意味着她也接触过同样的**。
她掏出手机,调出一张图:“你看这个。”
是那张残信的照片,边缘焦黑,字迹模糊。技术科拼了半天,只还原出半句话:“……你早就忘了,但它还记得。”
陈露看了一眼,脸色没变,但手指无意识地碰了下耳垂——典型的回避性触觉反应。
“这纸的材质,和你们工作室用的一样。”林深说,“特别是那种微黄的底色,是再生竹浆特有。你在整理文件时见过类似的便签吗?”
“我不记得。”
“那你记得程薇最近收到过私人信件吗?”
“没听说。”
林深点点头,不再追问。但她注意到,当自己提起“信件”时,陈露吞咽了一次,喉结动得比平时慢半拍。
这不是紧张,是记忆被触发后的延迟反应。
回到办公室,她把三次陈述内容并列排开。第一次说打印失误发生在三点十五分,第二次改成接近四点,第三次干脆跳过不提。而“香味”这个信息,是在第二次才冒出来的。
典型的记忆污染特征:细节随重复叙述不断增殖,时间线越来越模糊。
她打开私人笔记本,写下一行字:“有人在用气味植入记忆锚点。”
江远舟敲门进来时,她正盯着那根细线发呆。
“技术科查了全市近五年涉及特殊香料的备案,一无所获。”他把文件夹放在桌上,“倒是造纸厂那边有点线索——那种竹浆纸,本地只有一家供应商,叫‘北岭文具’,主要做定制笔记本。”
“查过购买记录吗?”
“客户名单保密,得申请调令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我还是那句话,仅凭一根线、一张烧过的纸、一句模模糊糊的‘香味’,撑不起‘系统性记忆操控’这种说法。”
林深没争辩。她从证物袋里取出一小片布料,放在灯光下。“你看这个螺旋纹路,像不像老式钟表里的发条?”
江远舟眯眼看了看,“所以呢?”
“所以它可能来自某个装置。比如戴在手腕上的小型牵引器,能在人无意识状态下施加定向引导力。”她指着袖口磨损痕迹,“程薇离开时走路轨迹异常,绕柱、折返,像被什么牵着走。这根线如果连着一个隐蔽释放机构,就能解释她为什么看似自愿,实则被动。”
江远舟沉默了几秒,“你是说,有人给她套了个‘记忆项圈’,还喷了香水当开关?”
“不是项圈,是更隐蔽的东西。”她声音低下来,“可能是贴片、植入剂,甚至是通过嗅觉触发的条件反射程序。你以为你在做决定,其实只是执行预设指令。”
办公室突然安静。
江远舟盯着她看了很久,终于开口:“查北岭文具的所有高端定制客户名单,同时调取程薇工作室三个月内的快递签收记录。”
林深点头。
他转身要走,又被叫住。
“江队。”她拿起密封袋,里面是那张残信,“燃烧时的味道,你闻过吗?”
“什么味道?”
“檀香混着苦杏仁。”
江远舟脚步停了一下,“没印象。”
他走出去,门关上。林深低头看着笔记本,写下第二行字:“记忆不是储存,而是重建。而有人,在替我们决定重建的模板。”
与此同时,江远舟站在技术科门外等化验结果,手里捏着编号“01”的证物袋。他没察觉,自己正用食指在袋面轻轻敲击——三下,短促有力,像在确认某种节拍。
而在市局档案室深处,一份标注“已归档”的卷宗被悄然抽出。封面上印着模糊字迹:**2013年·江北区·少女失踪案·关联人员问询记录**。
翻页的手戴着黑色手套,指甲修剪整齐。
页面停在其中一页,照片里年轻的女人站在书店门口,袖口垂着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细线。
小说《记忆刺客》 记忆刺客第2章 试读结束。
小说《记忆刺客》 第2章记忆刺客第2章 试读结束